电话:010-53392691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行业动态

保险中介黯然离场的背后

来源:国家金融人才政务云 时间:2024-12-11 作者:国家金融人才政务云 浏览量:

保险中介行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挑战。

仅12月2日一天,厦门金融监管局宣布依法注销包括厦门宝马汽车维修有限公司在内的5家保险兼业代理机构的业务许可证,这些机构将不再具备从事保险代理业务的资格。今年以来,保险中介牌照注销呈加速之势。截至2024年6月末,保险专业中介机构法人一共2555家,较2023年12月末减少11家,较2021年末减少55家。

保险中介作为连接保险公司与消费者的桥梁,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的革新以及监管政策的收紧,不少保险中介机构黯然离场。

究其原因,一方面,监管环境趋严。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背景下,多个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出台,其中对相关机构的注册资本金、高管任职资格、经营规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严格。尽管长期利好行业发展,但短期会对保险中介造成一定压力。

例如,今年7月份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提高了保险中介机构准入门槛,也增加了部分保险中介机构的经营成本。一些中介机构因无法达到现行标准而被吊销许可证或选择主动退出。与此同时,“报行合一”政策的严格实施有效遏制了恶性竞争,但也导致行业平均佣金水平下降。在佣金持续下降、收入近乎腰斩的背景之下,部分保险经纪人开始回流至个险渠道或选择离开,人力流失导致保险中介机构展业压力变大。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转向线上直销业务,这种模式减少了对传统中介机构的依赖。同时,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的持续下调导致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增加。中介机构在销售过程中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向客户解释产品特点和优势。根据行业交流数据,2024年上半年,可计算同比数据的33家人身险公司经代渠道保费收入较2023年同比大幅下降54%,从二季度开始,中介行业保费收入的降速超过了85%。另外,消费者对保险产品认知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让其更倾向于选择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产品。然而,部分中介机构在产品和服务上缺乏创新和差异化,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失去市场份额。

面对这些困境,传统保险中介机构应如何破局?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是关键。保险中介机构应积极拥抱新技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同时,注重提升服务质量,通过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客户进行画像,实现精准营销;通过大数据分析来预测风险、制定预防措施;借助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与消费者的互动和沟通,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深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是重要途径。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推动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的同时,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另外,双方还可以探索建立风险共担机制来共同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

加强行业自律,提升合规水平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保险中介机构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合规意识。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保障业务稳健发展。同时,还要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活动,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探索跨行业合作是保险中介机构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保险行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趋势日益明显。保险中介机构可以积极寻求与科技公司、金融机构等建立战略联盟来拓展业务领域、创新服务模式。例如,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智能投顾、区块链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理财保险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产品等。通过这些跨行业合作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拓宽收入来源,增强市场竞争力。

保险中介机构离场者不断增加既是行业变革的一个缩影,也是保险市场自我调整、自我净化的过程,有助于淘汰那些经营不善、不够合规的机构,促使保险中介市场走向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质量和稳定性。面对技术革新、监管收紧以及消费者需求变化等多重挑战,保险中介机构亟须寻求突破、实现转型升级,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金融人才网 京ICP备202406464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中路 EMAIL:jrhrcloud@govjrhr.c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