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领域发展变化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中国人民实现全方位生活改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经济安全得到全面加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我们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举世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中国答卷。
赵辰昕表示,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复杂局面,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新的挑战,但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有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丰富调控经验,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
在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表示,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面对经济运行中新的下行压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重点抓好一个“落实”和两个“统筹”,即落实落细已出台的各项政策,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
“为应对更为复杂困难的局面,我们从解决两难多难问题出发,常态化充实完善政策储备工具箱,将根据情况适时及时出台。”欧鸿表示,从近期经济形势看,各方面按照中央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等工作,重点地区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复工达产加快推进,稳增长政策发力显效,5月份经济呈现边际改善,主要指标均有所回升。更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我们完全有信心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困难挑战,有能力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超预期变化,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物价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价格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介绍称,第一,大幅放开政府定价,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基本确立。第二,不断完善价格调控机制,价格总水平长期保持基本稳定。第三,对于仍然需要政府定价的领域,强化价格成本监管,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政府定价机制。第四,按照污染者使用者付费、保护者节约者受益的思路,不断创新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
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攀升,不少欧美国家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创40年来新高。相对而言,我国物价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5月份CPI同比涨幅为2.1%,显著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应该说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和价格调控的精准性。”杨荫凯说。
杨荫凯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受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我国输入性通胀压力也是比较大,但我国市场供应总体充足、政策工具箱丰富,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他表示,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全力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稳定生产供应,强化产销衔接,发挥储备吞吐和进出口调节作用,做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特别是加强生猪产能调控,防止价格大起大落。二是持续加大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力度,完善煤炭产供储销体系,加快释放优质产能,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引导煤炭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大国内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强化进出口调节,增强供给保障能力。三是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密切跟踪市场变化,保持监管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资本过度投机炒作。
继续推动对外开放和稳外资
十年来,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取得重要成果。利用外资规模稳定增长,外商投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水平大幅提升,外商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表示,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我国拥有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无可比拟的内需潜力,外资企业始终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愿意扎根深耕中国市场、与中国经济共成长。
谈及下一步在推动对外开放和稳外资方面的重点,苏伟表示,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一是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范围,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
二是推进重大外资项目。正在梳理各地外资项目储备情况,将适时推出新一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外资项目。
三是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将组织开展国际产业投资合作促进活动,为跨国公司投资和地方招商引资搭建平台。健全外资企业直接联系点机制,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合理诉求,为外资企业扩大在华投资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将继续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保障外资企业平等适用各项政策,切实享受国民待遇。继续清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之外的限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Copyright C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金融人才网 京ICP备202406464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中路 EMAIL:jrhrcloud@govjrh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