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010-53392691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简述金融技术的创新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

来源:国家金融人才政务云 时间:2022-06-30 作者:国家金融人才政务云 浏览量:

金融技术的创新和运用已经成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它将对银行业的经营模式、服务边界、业务发展曲线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2019年8月,央行公布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年)》。



近几年,商业银行都在努力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政策计划,对银行的信息化投资进行了指导。但从外资银行的“投入—产出”的经验来看,目前对 IT投资是否能够对银行的经营业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



另一方面,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科技实力雄厚,数字基础设施完善的银行来说,在科技投资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IDC的统计显示,2008-2017年期间,美国银行业的 IT投资在净收益中所占比例从8.6%降至4.6%,而摩根大通在2015-2017年的这一比例则达到了42.4%。



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改革深入推进的大背景下,利用金融技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当前的金融技术投资环境对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有没有影响。



一、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对生产率的影响



Milgrom和 Robert (1990)提出了一个互补机制理论,即企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是由技术进步、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本组成的“互补系统”共同作用于公司的运营业绩。根据互补机理的分析框架,可以将金融科技投资对生产力的影响划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种。



如果银行的其它投入要素不变,保持原有的运营模式和组织结构,那么,通过金融技术的投资,可以开拓新的市场,创新的展业方式,减少内部的沟通协调成本,从而提高银行经营绩效和全要素生产效率。



如果金融技术带来的商业模式和信息交流的效率发生了改变,那么,银行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本、商业过程等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从而提高银行的运营业绩,从而产生间接的生产力回报。



根据互补性原理,商业银行的金融科技投资是否能够提高生产力,其效率与其自身信息化基础、组织结构、人力资本等内在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所以,如果只是单纯地投入金融技术,或者仅仅是“炫耀式的投资”,而不能在内部形成一个相互补充的体系,从而使银行无法有效地利用技术,从而削弱或反向地发挥其作用。



在直接影响机制上,随着市场环境、同业竞争和监管体制的改变,商业银行通过金融科技手段节约成本、扩大收益的效应逐渐减弱,导致金融科技投资相对富余,甚至成为财务支出“黑洞”,进而导致业绩下降。



在间接效应机制上,如果原有的组织结构、人力资本和决策过程等体制环境变得死板,无法适应金融科技的投资条件,而高技能劳动力等与金融科技投入相匹配的互补性要素投入也没有及时跟进,将难以有效发挥金融科技应用创新对生产率的赋能作用,并且原有管理实践中的一些低效因素还可能因此被放大,进一步导致银行生产效率的提高速度减慢,甚至倒退。



二、银行金融科技投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从技术外溢的角度来看,金融科技投资效率的产生是通过对银行业绩的溢出作用,而生产率的作用方向和强度必然会对银行的收益产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金融科技投资决策实质上是一种以“成本—效益”为基础的商业银行进行利润最大化的决策,提高经营效益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其主要目的。



本文根据前文的生产力效应理论,将金融科技投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划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类。直接效应是指银行在维持原有组织形式、人力资本结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经营模式不发生改变的前提下,通过直接为银行业务的扩展和经营运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比如,银行设置了智能柜台,减少了柜员的支出,用移动银行来扩大基本的顾客群体。银行通过对金融技术的投资,直接提高利润,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在收益方面,通过提升交易、结算等基础服务的效率,将其纳入到更多的场景生态中,从而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和收益来源。



从电商,社交,资讯等多个方面来覆盖长尾的需求,将信息流变成了收益的增长。通过提供专业化、智能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可以提升银行的用户粘性和活动,从而提升客户的增值贡献。利用金融技术,可以全面收集企业的内部业务和外部产业信息,为企业的经营和运营提供有效的服务,从而形成收入的生产力。



第二,从成本上看,银行的金融技术投资促进了人员、业务、技术、数据的融合,同时也促进了产品与服务的有效融合,从而减少了银行的边际服务成本。



实现了从网上到网上的业务过程,使银行的服务自动化和准确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内部的沟通与协作更加有效,减少了固定费用,减少了单个企业的市场营销费用,解放了银行的人力资源,节省了人力。



与以往依靠网点、设机构、扩规模等传统经营方式相比,金融科技的投资带来的展业经营方式的转变,极大地减少了经营成本,节约了管理成本。而银行的低成本经营,也为其扩张经营规模、增加市场占有率提供了支持,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经营业绩。



银行金融科技投资对收益的间接效应机制是以银行的人力资本、组织形式和决策机制等为“开源节流”的直接机制,为银行的人力资本、组织形式、决策机制等提供一种良性、动态的互补机制,使银行的管理服务效率的提升渗透到信贷服务、风险防控、资产投顾等核心业务领域,促进银行盈利能力曲线向新的更高程度平移。



与金融技术要素的协调配合,提高银行的整体运营水平,主要表现在:加大招聘信息技术人才、构建符合市场价值的人才激励机制、构建更加灵活的人力资本结构;运用科技手段,优化绩效考评体系,提高各级员工绩效。



根据金融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对企业的组织架构进行了优化,突破了行业壁垒,降低了企业的内部矛盾,实现了渠道的互通,产品的交叉和风险的控制。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21-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金融人才网 京ICP备2024064642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中路 EMAIL:jrhrcloud@govjrhr.cn

用微信扫一扫